今天是開學後的第一次戶外活動,在店裡用午餐時我叫胖胖和嫚均把握時間先拿出功課來寫,第一次體驗不是在教室裡寫功課的他們還有點不敢置信:「在這裡寫?」不過作事效率高的胖胖竟然就寫完了,減輕了心裡的負擔。
到了北美館後,距離預約的活動還有半小時,我們先至三樓看展,目前展出的是「圖騰與禁忌:郭振昌個展」,我先介紹一下作者的背景,以及何謂「圖騰」、「禁忌」以及作者沿用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著作「圖騰與禁忌」一書的用意,並請孩子連結到台灣習俗中有哪些「禁忌」?姿慧提出「做年糕時小孩不可以在旁邊講話」,老師也補充了如「用手指月亮耳朵會被割掉」等傳說。而藝術家利用大量八家將圖騰和版畫、拼貼元素等,我也讓孩子仔細停下來觀賞幾幅畫,找出裡面這些元素,孩子們也很仔細的尋找畫中還有什麼東西,于庭發現了畫中貼了很多標籤、貼紙等,紫瑄也好奇的來問為什麼要貼這些,我下了一個結論是或許藝術家認為這些就像是現代人與現代社會中的圖騰。最後有位導覽人員幫大家解說一幅最大的作品,以八家將--八位天神將軍—的傳說與現代人的臉孔相結合來表達藝術家的理念,作品的風格鮮明又巨大,孩子們蠻認真聽著導覽老師的解說,也跟老師有許多回應。
三點時我們至地下樓開始「記憶:穿梭在指間」的活動,導覽老師先介紹了荷蘭藝術家羅伊.坦恩編織作品--「鬱金香門」,兩株以植物纖維編織的巨形鬱金香對立著,于庭也猜到了作品是以荷蘭國花象徵著藝術家想念故鄉的心情。
接著導覽老師帶孩子一同欣賞牆上一些與作品有關的小詩,包括講述人類最原始的結繩記事等文章,呼應現場有許多利用各種毛線、麻繩、毛根等編織而成的作品如鱷魚、小馬、魔鬼等,並請孩子說說自己對作品的想像,因為昨天剛好跟孩子介紹到作家三毛,胖胖很有興趣,今天還跟我說再繼續講三毛的故事,而看到作品上稀疏幾條毛線,他突然迸出:「我知道了,這個作品是三毛做的,因為剛好有三根毛。」大家都笑了。
孩子已經忍不住要親身操作體驗了,導覽老師將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是利用鐵絲骨架恣意穿繩,編織出一種想像的動物,另一組是利用毛線和毛根在麻布上直接縫出圖案。第一組那邊的反應不如第二組,或許是因為最近大家做娃娃屋上了癮,大孩子們如紫瑄、舒妤等愛縫娃娃的孩子非常樂在其中,穿針引線都自己來,舒妤縫了一隻小雞,于庭想縫一隻貓咪,嫚均想做兔子……胖胖星期一在二團時聽說蠻排斥縫東西的,不願意拿針,今天原本也不太想動手,我鼓勵他縫個胖字來試試,並跟他比賽,結果從穿針、打結開始學起,胖胖後來非常的投入喔!大家都意猶未盡,導覽老師還必須催促大家時間已經結束了。
活動結束後,我們到中山公園讓孩子用點心、在草地上奔跑一下,大家追來追去的,但一些女生們來告狀胖胖的事,老師在此也做了處理,跟大女生們勸導玩遊戲原本就是玩遊戲,其實女生們也有跟胖胖開玩笑打鬧,要玩遊戲就要放開心胸,不要計較,不過低年級孩子都把胖胖當偶像、相處的很開心呢!
活動照片請參考兒童學社第一團相簿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kidsvilla&book=174
雅德賽思第一團少年學社 弦音老師 紀錄
- Sep 03 Wed 2008 22:39
20080903---北美館「記憶:穿梭在指間」兒童視覺創作展體驗活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